|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

关键词:华县皮影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华县皮影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sxhx.ccoo.cn/
  • 感谢 sxh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29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皮影,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发源于汉,唐以后流传民间。众多的史料典籍记载印证: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华县(古华州)是陕西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陕西皮影有四大流派:有东路的碗碗腔皮影,南路的道情皮影,西路的弦板腔皮影,北路的阿宫腔皮影,以东路皮影最为优秀。华县皮影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与陕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各流派皮影相比较,以其雕刻精美的艺术造型,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委婉优美的音乐唱腔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一枝独秀,享有“国宝”、“活化石”、“中华一绝”的美誉,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华县皮影成熟完备的体系在问世之初深受巫术,图腾崇拜文化的影响,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又受华州地区繁荣多样的地方文化的影响,融入了儒、释、道思想和世俗生活,在受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后始成为民间的艺术,最终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情趣,其民俗与信仰的关系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华县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人文环境

  华县,古时称为华州,因州境内的华山而得名。

华县,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东部,面积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濒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

  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庶弟姬友为桓公,在此建立了郑国。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国在此设置郑县,为本县设县之始。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郑县设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此后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州府,改华州为华县,沿袭至今。在长达1360年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华州州治的所在地,自周迄唐均为京畿重地,向为文明的礼仪之邦。历代以来,贤哲代有人出,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清末民初教育思想家杨松杆,现代著名学者杨钟键,革命先驱潘自力、高克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历为“人文鼎盛之区”。境内地貌复杂,山、川、塬、滩交错,资源丰厚,富庶丰饶。素有“百二胜地,天府之国”的称谓。古时华州,伴随着长年的军事活动,使这里成为各地能工巧匠交流技艺的场所,制革、竹编,铁器制造等手工业,手工艺十分发达。同时,军事活动也带来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多种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汇、共生,形成了华州地区多元的、开放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华县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民间手工艺和淳朴的民俗传统,为皮影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传统风俗,如春祈秋报,逢年过节,社日庙会,消灾纳福,得子贺岁,婚丧嫁娶等活动则是皮影戏赖以生存的土壤。

二、华县皮影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聪颖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远古时代,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面对日、月、星辰,雷电风雨,疾病灾害等自然现象的无知,迷惘和无奈,出于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图腾崇拜和神灵崇拜,并相信神灵可以主宰命运、主宰一切。于是“巫师”、“方士”、“术士”、“道士”等应运而生,他们被誉为神的使者和化身,普遍受到人们的尊崇。

  中国皮影戏演变于中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士、道士的“弄影术”。在当时,“弄影术”属于方士、道士掌握的秘密。长期以来,他们只在帝王面前表演,利用梦、影、幻觉,使其想象与观察巧妙结合,使帝王们相信生命可以无限继续,相信不死,结果使之相信了灵魂的存在,使“弄影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此处所说的“弄影术”,后来即成为皮影戏的前身。

  在华县民间皮影艺人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以上所言李夫人之事在《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记载。

  《事物纪原》卷九曰:“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李夫人不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

  由此可见,在汉代,由“弄影术”衍生演变而出现的影戏(还不能称皮影),只是一种简单的光影游戏,服务对象只限于帝王宫廷,一般平民百姓无缘得见。其影人制作和表演形式和真正的影戏还有很大差距,但其毕竟是中国皮影的发萌孕育时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唐开元、天宝以后,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影戏的发展。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唐时期,科白类戏空前发展,歌舞类戏编制进步,历史戏具体形成,傀儡戏等杂技并作,民间更盛……傀儡戏(包括影戏——皮影戏)皆摹仿“弄影术”而作,并衍生为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共同的一点就是配以说、唱、音乐,形成了民间新型的综合艺术。

  据《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记载:“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影戏——故都百戏考(之四)》云:“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又云:“汴京之影戏即由长安流传而来,言颇近理,因二地不但距离不为甚远,交通尽有频繁可能,更以其为帝都所在,凡百技莫不趋之,都城既由西安而汴京,影戏当随之而去……”。传曰:“贵妃啖荔枝,伶奏碗碗以增味,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中国影戏》著述:“中国影戏从陕西发源,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戏’等倡优技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其时,宋王朝变迁,高宗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拓出黄河流域,首先入临安(杭州),继而播植于湘、鄂、粤、皖、浙、赣等南方各地。据考证:川北皮影,四川人称“陕灯影”、“川北渭南影子”,流传至今。古之渭南,泛指骊山到潼关渭河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时为华州所辖之地也。《燕京岁时记》载曰:“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中则是中国影戏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戏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皮影,尤以碗碗腔中的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代以来即在关中的二华(华阴、华县)潼关地区流行。”《华县志》记述:“ 在清末时……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家。”

  中国的皮影戏于13世纪初,随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14世纪传入波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8年)传入埃及,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传入土耳其。众多的史籍和资料证实: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影戏源于华州。在世界上享有“电影的前驱”和电影“开山之祖”的美誉。

三、华县皮影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是华县皮影艺术的真实写照。

  华县皮影的雕镂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泡制刮毛去脂、磨、刻、染、熨、缀等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高约33厘米左右,体型夸张大胆,变形巧妙。除个别书僮,丑旦以半侧面的双目出现外,其大部分以侧面单目为主。“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形”。正生正旦人物,鼻尖口小,朱红点唇,若有若无,秀婉妩媚。人物性格以平眉和立眉区分:平眉表现文人雅士的清秀文静;立眉突现武生将帅的英武强悍,前额突出,(名曰:岩颅)更显神飞眉宇,气概非凡。方面、大耳、宽肩、圆腰表现了男性生、净正面角色的男性阳刚之美。“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红一点”,柳眉、凤目、纤腰,莲足表现的是旦角女性的妩媚阴柔。影人的服饰、图案花纹,精巧细致,技法成套,在大轮廓中充以菊、兰、梅、竹装饰,配以“”字,雪花、鱼鳞、星眼、松针等图案,充分折射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志趣。帝王的皇冠龙服,高官的乌纱蟒袍,后妃的凤冠霞披,宫娥的彩袖垂裙,大家闺秀的雍华娇贵,小家碧玉的弓鞋翠簪,平民百姓的布衣麻衫,纨绔子弟的绫罗彩缎……凡此种种,都通过小小的雕刀,用平面雕镂的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富有强烈的立体感。影人的作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镂线计白,自然调和,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每件影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堪称艺术珍品。

  华县影人的造型和汉代画像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又吸收了唐宋时期寺庙壁画的风格,以元代杂剧中的人物分类雕刻。计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邦老、孛老、卜儿、徕、刺、伴哥、拔禾、伴儿姑、禾旦、行首、乐人、乐探、魂子、魂探等各大类别。其“头楂”(人物脸谱)多达470余种,“桩子”(颈以下肢体)多至181种样式。在一幅较齐全的皮影戏箱中,各式人物、刀枪剑戟,战马坐骑,金銮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虫鱼、云雾紫霞,烟火烈焰应有尽有,包罗了天上仙界,阳世人间,阴曹地府,鬼穴魔窟,古今中外的万幻之象,真可谓“一箱牛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

  华县皮影班社一般由五人组成,分别称为“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一人兼数职:“前声”主唱,为总指挥,兼司月琴、手锣、大锣、堂鼓、扁鼓,兼帮签;“签手”操纵影人,配合音响效果,兼填白对话;“上档”拉二弦,司铙钹,唢呐、长号,兼填白帮腔;“下档”拉板胡,兼安拆影人;“后槽”司钩锣,碗碗,梆子,战锣、闪子、帮腔。五人分工精细,操纵17件乐器和影人,演出时配合默契,有相得益彰,异工同曲之妙。平时演出,每人一辆自行车就可携带全部道具,在巷道庭院,室内室外都可搭台演戏。室外搭台用料简单,有民谣曰:“两张方桌,九块木板,用椽八长九短,两条撇绳一挽,十二根绳串(细麻绳),五页芦席一卷,放一镢头,你就甭管”。艺人可在个把钟头内搭起皮影戏台。室内搭台更为简单,只用几张桌子即可,简便灵活的演出形式,深受民众偏爱。华县的皮影班社,一般都能熟练演出150多齣剧目,以丰富的历史传统剧为主,兼演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演出经久不衰。清乾隆中期以前碗碗腔是说书的演唱形式,曲调声腔,粗犷单调(人们习惯称老腔,满台吼,又名拍板调)。嘉庆时期,皮影艺人们为了适应新的作品抒写的社会风情题材和皮影角色中生、旦悲欢离合的传奇特点。对原有的说唱形式的表演唱腔进行大胆改革,其曲词采用昆曲演唱,经过艺人的创新,使其原来的唱腔由粗犷单调的说书形式转向细腻缠绵的曲调,把“北曲”的武夫鼓怒,马上杀伐之声和“南曲”的柔媚婉转融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改革后的碗碗腔,人们称之为“时腔”,沿袭至今。

  华县皮影的唱腔——碗碗腔是陕西人民最喜爱最流行的皮影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全陕及甘肃、青海等地。在陕西各路皮影中,因地区不同,人民风俗习惯各异,其腔调、乐器和组织俱有差别,最细腻者莫过于东路的皮影。

  华县皮影戏的唱腔为陕西东路皮影的正宗,就其声腔而言,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慢紧板、紧板、二六板、煽板、二八板、扬句子、滚板、三不齐、单句送等,其腔调分花音、平音、哭音,一般情绪用平音,表现高兴时用花音,表现激昂时用哭音。花脸戏吐字重、怒声如雷、震裂金石;生旦戏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疾徐绵细,仄字收音,尖亮切响,如晴丝随微风上下起浮,一曲三折,荡气回肠,典雅飘逸。

  华县皮影演出,影人全凭“签手”一人操作,奇妙而传神。影人具色具彩,有神有态,腕可伸,股可屈,手可指,步可移,坐立行走自如,实际演出中,灵活多变,轻盈多态。优秀的“签手”五指间可同时操纵三、四件影人,且各有神态。影人的表情不能从僵凝的头面部表现,完全借助于整个形象的体态动作:如周仁在《悔路》中的矛盾心理;李清彦在《骂和尚》中的愤怒与激动;孟姜女的大墙(哭长城)恸哭;卢克成中状元的春风得意等无不惟妙惟肖。武戏中影人的踢、打、杀、砍、上马、下马干净利落,极其生动,更有变脸、撑伞、吸烟,七十二变等绝活。其精湛的演技,令国内外专家、学者尚叹之不及,拍手叫绝。

四、华县皮影建国以来主要活动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华县的皮影演出活动异常活跃。

  1949年冬,在省民政厅的领导下,由城关镇的皮影戏作家刘云峰先生发起,成立了“西安典型试办光明皮影社”,在西安演出达七年之久,以后他还把华县皮影带到兰州市、乌鲁木齐市演出。

  1955年,华县的皮影艺人李俊民和安世杰先生曾赴陕西省迷碗团传艺。周总理看了省戏曲研究院新排的碗碗腔《金碗钗》后热情赞誉道:“你们把皮影搬上舞台,很好,碗碗腔源出于华山北麓、华阴、华县一带,应更名为华剧,中华民族之剧嘛”。

  1956年11月,华县皮影代表队赴西安参加“陕西省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老艺人刘德娃、李五喜、康自发、于新稳、李占文等参加演出《吴汉杀妻》、《古城》等戏,并获奖。

  1972年冬,华县革委会政工组、文化馆召开皮影戏工作人员会议,座谈总结了皮影戏的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重新恢复了光明、光艺、光华、光庆4个皮影戏班社,开展了演出活动。

  1975年11月以潘京乐、魏振业等十人组成的华县皮影代表队由省文化局袁光和华县文教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梁乾州带队,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演出了现代小戏《换猪》、《一棵苗》和样板戏《常青指路》(折子戏),《光明日报》等报刊撰文专题报道。

  1976年6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来华县拍摄皮影戏演出活动的专题纪录片——《皮影轻骑队》。

  1983年11月16日至30日,县文化馆组织全县13台皮影班社汇演,共演出本戏13个,折子戏30个,经普查,全县皮影班社的演员已发展到70多人。

  1984年华县皮影“光艺社”为西德来华朋友在西安作专场演出。

  1986年7月,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队来华县同“光艺社”联合演出,受到了法国朋友米谢尔、赛注·萧哈两位女士的热情赞扬。

  1987年6月华县皮影代表队“光艺社”为在西安举办的“民间艺术音乐周”开幕式上作了演出,8月又为美籍华人叶蕾教授等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团演出。9月又同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队联合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市皮影戏唐山邀请赛”,荣获演出二等奖。

  1988年元月,华县皮影队参加了“渭南地区皮影戏调演”,潘京乐等人荣获表演、舞美奖多项,同年5月6日又为参加“渭南起义六十周年纪念大会”的中、省、地领导同志演出,接着又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赴京为中央美院、美术馆、画院等单位演出,还为在京的外国留学生作了专场演出。国家文化部社文局焦勇夫局长、于健处长等负责同志,人民日报记者等观看了演出,一致给予了好评。同年6月在西安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传统音乐大会”上演出,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并赠了纪念册。10月又应邀去河南省郑州市国画院等有关单位演出。

  1990年中国台北汉声杂志社出版了《陕西东路华县皮影》一书,比较全面而详尽地介绍了华县皮影的演出,表演和雕刻艺术。

  1993年华县皮影参加了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活着》影片的拍摄。

  1995年7月8日至21日应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邀请,华县光艺皮影社一行9人赴台北南投、高雄二地巡回演出。受到了台湾专家、学者和观众的赞誉。

  1995年12月,华县皮影团赴香港参加“中国民俗文化节”,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欢迎。

  1996年,华县皮影团赴日本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1996年、1997年,华县皮影两度赴德国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2001年,华县皮影团作为陕西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国家文化部和德国联合举办的“柏林亚太周”文化活动。

  2002年,华县皮影团参加了西安举办的“特奥会”开幕式演出。

  2004年3月,华县皮影团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活动的文化交流演出。6月为加拿大友人和香港同胞作了专场演出。8月为陕西省军分区领导作专场表演。

  2005年,华县皮影参加渭南市建市10周年纪念活动——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的演出。2月至6月,先后为“全国民间民俗研讨会”、在陕的香港、韩国师生演出数场。10月参加了“上海第八届风筝节”的文艺演出。

  2006年4月,为“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考察团作了专场演出;同月,为团中央举办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演出3场。6月,为来华(县)美国文化考察团作专场演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华县皮影多次受中、省级电视台采风,在十余家电视台频频亮象。

五、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

  “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启动后,华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华县人民政府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文体事业局、财政局、建设局、经发局、国土局、文物旅游局、民政局等部局为成员单位的“华县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县文体事业局为牵头部门。文体局成立了“华县民间艺术研究会”,有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县文化馆亦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此项工作。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自工作开展以来,先后调整充实了“华县皮影艺术协会”组织机构和有关人员,恢复了一部分皮影班社,整合了一部分以皮影雕刻为主的文化产业。

  截止目前,全县有“华州皮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皮影文化中介传媒单位5家。有“华县皮影艺术协会”一个,有会员93人。皮影班社13个,有皮影艺人67人。有一定规模,形成产业化的皮影雕刻作坊4家,全县有皮影雕刻从业人员800余人(含零散个体人员)。

六、华县皮影的保护、发展和产业开发初见成效

  责任重于泰山。“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我们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华县皮影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各个时期都有著名的艺人出现,演出、雕刻、美工、编剧人才济济,各领风骚数十年,从无间断。自“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以来,中共华县县委、华县人民政府将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发展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不定期地研究解决此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2006年县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上,将华县皮影的保护利用、产业开发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确定为华县对外宣传的四张名片之一,县财政每年列支10万元用于皮影保护。县人民政府和文体事业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通知》、《华县皮影保护与产业开发规划》,制定了《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华县培养皮影戏传承人奖励办法》等文件,并对德艺双馨皮影老艺人给予生活补助。为有效实施保护,申请注册了“华州皮影”、“华县皮影”等一批商标,制定了《华县皮影制作、雕刻产品质量鉴定标准》,工作初见成效,使华县皮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04年2月,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新京报》编发了题为《最后的华县皮影》一文,互联网、新闻媒体广为传播;5月,中央电视台(7)《乡约》栏目编播了《最后的华县皮影传人》,陕西日报登载了《寻找时间深处的影子》访谈报道,一石激起千重浪。8月,华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有省、市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暨产业开发座谈会”,收获颇丰。会后,“华县民间艺术研究会”随即成立开展工作。2005年9月,以华县皮影为主要内容的“华县民间艺术展览”面向社会常年开放。同年,具有抢救、保护性质的《华县皮影》系列光碟由太平洋音像公司与华县文体事业局联合摄制面向社会发行。目前,皮影艺人(演出、雕刻)遍布全县12个乡镇,约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0%,以老带新、以师带徒、与企业联姻开展专业培训的皮影艺术传承机制已经形成。皮影演出班社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十家发展到13家,全县共有皮影演出艺人60余人。皮影雕刻已形成产业化,以汪天喜、薛宏权、张华州等为领军的皮影雕刻产业异突起,全县从业人员800余人,年收入近千万元,产品畅销国内,远销德、意、日、英、法、美、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成为我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肯定。2004年10月,华县人民政府命名柳枝镇梁堡村为“皮影专业村”;2005年1月,陕西省文化厅命名华县为“陕西省民间艺术·皮影之乡”;同年7月授予“华县皮影·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5月20日,(国发〔2006〕18号文件)公布华县皮影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文明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一个唯一延续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重视传统,不断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文明历久不衰的真谛。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华县皮影目前的状况,只是我们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始,更为艰巨的工作任务还有待我们去完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伟大传统,振奋精神,良筹远谋,使华县的皮影,华县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