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华县生活习俗之衣、食、住、行

华县生活习俗之衣、食、住、行

关键词:华县生活习俗之衣、食、住、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华县生活习俗之衣、食、住、行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sxhx.ccoo.cn/
  • 感谢 sxh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68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清代,男留长辫子,女挽髻。男穿长袍短褂,圆口布鞋、布袜,女穿大襟衣衫、筒裤,尖尖小鞋,鞋头绣花。官吏士绅,夏穿绸缎、麻葛,冬穿皮袍长衫,外套马褂。一般人家的四季衣衫,多是织染的土布做成。冬天为御寒,穿棉袄时系腰带,裤脚系腿带。
  民国时期,除个别老人外,一般都剪掉辫子,留齐耳短发或剃成光头。中青年留两面分、俄国头、平顶头、和尚头,娇惯男孩子留半边头、“马盖”头,已婚妇女挽罗盘发髻于脑后,姑娘梳独条长辫。衣裤男为上、下两截装,开始盛行宽、大、短,后行窄、小、长。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多穿西装、中山装、大氅、翻领衬衣,戴“礼帽”,商人穿长袍戴“瓢瓢帽”(瓜壳帽);小孩子一般带花“裹肚”,穿“猫娃鞋”。已婚妇女用毛巾或布巾包头,颜色以青、黑为主。老年妇女,用两块硬布片做成鱼头状的头饰,包在头顶两旁,俗称带“条子”。富有之人,讲求带金戒指,夏穿丝绸,冬穿皮衣。一般人四季衣衫依旧。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普遍穿土布或平布缝制的各色便装,男子上衣为对襟式,颜色一般是冬青夏白,女子喜穿红袄绿裤。城镇、机关学校盛行蓝灰色的中山服、学生服、列宁服。时兴男留分头,戴解放帽、穿解放鞋或圆口布鞋;女扎双辫,戴学生帽,穿方口、圆口带鞋。男女都穿长筒线袜。随后服饰不断改革,花色品种愈来愈多,丝绸、混纺、化纤、全棉衣料广为所用。“文化大革命”中,青年学生和干部普遍喜欢穿黄绿色军装、军鞋,戴军帽,大多数人外出时挎上“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黄背包。
  80年代后,衣着讲究美观大方,线条流畅,色调淡雅。西装、休闲服、夹克及旗袍、裙装开始流行,穿皮鞋、带手表已经普及。
九十年代以后,服饰开始步入新潮流,着装走向时装化、多元化,样式、色泽、质料大都根据职业、年龄、体形、肤色、季节、爱好而定,休闲装、职业装、时装、裙装、西装、牛仔服得到普及。外穿用料以毛呢、真丝、皮质、纱、绸、棉(棉夹莱卡)为主。化纤质料遭到冷落,纯棉装深受青睐,套装、品牌装(皮尔卡丹、宝姿、花花公子、老爷车、锷鱼等)基本代替了手工缝做。中青年女性流行穿吊带服、露脐服及裙装(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超短裙、迷你裙、长裙等)。男性发型由中分、偏分、后背式向青年式、自然式、波浪式、卷式转变,女性则多追求明星化头式,时尚留披肩发和短发。染发、烫发、妆饰、皮肤护理、戴首饰已很普遍。
       
        华县人饮食习惯同关中大多数地区一样,喜欢面食。建国前,以食小麦和玉米、谷子、豆类为主。南部山区及两塬乡民,生活困苦,多以玉米等杂粮为主,有时以土豆、南瓜、红薯及野菜充饥,很少吃到小麦。一日两餐,早饭主食玉米粥或其它稀饭,午饭主食面条(多为汤面)。家庭常备蒸馍,每家都有个馍笼子,除吃饭时外、早、晚饿了便吃馍。蒸馍也以家庭以经济情况而分为麦面馍、玉米面馍、杂面馍。蔬菜除自家栽种的辣椒、萝卜、土豆外,便是野菜。蔬菜淡季,多数家庭备有辣椒面,两塬地区备有香椿(晒干储存),有的家庭备有腌萝卜。“油泼辣子面”是人们理想的饮食。农忙时节和夏季,除一日两餐外,早上加餐,俗称“喝的馍”,晚上加餐,俗称“喝汤”。多为开水、蒸馍,好的家庭有茶水,小菜。吃饭常端碗串门,农闲时,饭后常聚一处聊天娱乐。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改善,饮食习俗则变化不大,但质量逐步提高。农村以食小麦为主,蔬菜除自种的外,人们也常到菜市采购。饭食常变花样,逢年过节或来客时,一般都会变饭,如摊煎饼、烙油馍、包饺子等。吃饭时,大人、小孩喜欢端着饭碗,蹲在门口,边吃饭,边拉家常,议论天下事。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民开始富裕起来,生活有了很大变化,粮、油、蛋、基本自足,蔬菜常备,常吃炒菜、肉食、大米。城区居民、职工,一日三餐,吃饭注意饮食结构,讲究营养价值。早餐多在小吃店吃包子、油条、豆浆、羊肉泡、豆腐泡等,午饭、晚饭在家烧菜,辅以酒水、饮料。常喝牛奶、吃水果,除鸡、鸭、肉食外,人们更喜欢吃野菜、杂粮。逢年过节或逢喜庆待客时,常在酒店订餐。饮水,农村多为井水或潭水,二十世纪末,城区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很多家庭同时备有热水器,经常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
 
      
建国前,民舍住宅按村聚集,走向多为坐北向南,素有“有钱没钱,家门向南”之说。房舍结构,平原多为土木结构的厦子瓦房,外地人称为“房子半边盖”,山岭地区,住土窑的偏多,没有院落围墙。澄城、合阳北部地区,也有建砖窑、围院墙的习俗。临渭区、二华华县华阴 一带,农村习惯盖两头流水的“鞍间房”,大多一户一座鞍间房,人畜同居,炕灶相连,卫生条件较差。在东府农村,村村都间居有外地多为山东河南 逃难的“外来客户”,这些外来客户人都因为家乡遭灾,家里一贫如洗,全家一担挑逃荒到东府农村,靠给人扛长工、打短工为生,大都临时盖些土坯茅舍,有的还住地窑,俗称“地窝子”,还有的暂且寄居破庙、祠堂。除了花插在各村的外来客户外,还有的在一些边远贫脊的地方聚居设村。在渭北蒲城、富平、白水等地,有不少山东庄、河南庄、湖北庄之类的村庄,这些村庄多以一地乡党聚居建村,村风、村貌以及语言、生活习俗都保留了原籍的习惯,人称“遍地河南人 ,到处山东人 ”。
  农村住房习惯,以左为上,右为下,长辈居上位,晚辈居下位,灶房设上位。弟兄分家,坐北向南院子,兄东弟西。如分院居住,长子不离老屋。住宅大门偏左安置,水道多从左侧下方通过,称为“左青龙水 右白虎石 ”。富豪人家,讲究在长方形院内东西南北四面相向盖房,各不相连,称之为“四合院”,亦称“四合头”。以韩城党家村最为典型。在渭北农村,由于土地面积宽阔,有些富裕人家讲究一并三院,即一院住宅、一院作马房喂养牲畜的地方 、一院作花园称园子 。主宅讲究“两进三厅”。即最前边建门房称门厅 ,一般为两坡流水,三间大房;门房进去后两边相对各建三间厦子称为前三后四 ,一般为晚辈弟兄居住;厦子过后,建三大间大房,称为腰房厅房 ,一般腰房建筑最有气魄,用作敬献神位、祖先和接待尊贵客人;腰房过后,称二进,两边相对各建四间厦子即前三后四 ,一般居住长辈;厦子过后,建上房也称后厅 ,一般用作灶房和储藏粮物。有的还在上房加盖绣楼,凡建二层上房绣楼者,灶房在偏院另建。绣楼用作未出嫁女子居住。一并三院者两边各开侧门相通,前后厦房出檐锁檐台,檐台下称天井,由于渭北缺水,天井水道与水窑相通,蓄水用作洗衣服或喂牲口。前后对檐厦房露天处用铁丝网覆盖,称作“瞒天网”,以防盗贼进入。这种住宅关闭大门后,一般盗贼很难入室行盗。室内陈设,富家多有太师椅、八仙桌、立柜、穿衣镜、柜桌、梳妆台、衣箱、自鸣座钟、脸盆架子等,炕上有狗皮褥子、缎被子、太平洋单子等。极少数富商军政之家,设有古董阁,陈以古玩书画,花卉虫鱼。一般人家则是柴木方桌、长条木凳、芦席土炕,大花布被褥。除了简单的实用家具灶具外,很少有其它家什。
建国后,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山区及外来户的草房全都变成瓦房。平原地区的土木结构小瓦房,逐渐变成了砖木结构的机制瓦房。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大部分住进了砖混结构的单元楼。农村也实行了统一规划,拓宽了村道,住宅一般为三间独院,三分宅基,新建的住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的平房,不少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还建起了两层小楼,西式门窗、瓷砖贴面或米石水刷,室内水泥或地面砖铺地,沙发、写字台、高低柜、组合家具,流行不少农家,土炕逐渐被木板床、沙发床所取代。
 
 
旧时外出,人们全靠步行。若遇走亲戚、娶媳妇、嫁女、请医求师,一般讲究骑马坐轿。富裕人家,出行有自己的马匹和轿子,而平民百姓只能靠借用或租用来解决。
建国后,人们外出,逐渐以自行车代步。到七十年代,自行车普及到农家屋舍,成为大众交通工具。娶媳妇嫁女,开始用马车搭花棚代轿,以后发展为用四轮车搭花棚代轿,现在多用小轿车代轿。进入2000年以后,摩托车开始进入农家,现在除部分农民仍以自行车代步外,相当一部分农户已用摩托车、三轮车、四轮车代步。远行则乘公共汽车和火车。近几年农村油路化水平提高了,不少大一点的村庄都开通了公共汽车,农民出行十分方便。城镇职工和居民除乘坐公交车出行外,有些较富裕的民营企业者,已有了私家小车,除少数边远山区处,城乡交通已十分方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